随着大量有关智能家居市场潜力的预测数字涌出,智能家居在2014年引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布局热潮,布局者涉及互联网巨头、家电商、房产商、初创公司等企业。
然而,从市场和消费者的角度来看,跑马圈地毫无意义,产品才至关重要,没有实实在在的产品,圈子画得再大也只是空城一座。商家只有拥有产品,拥有质优价廉的产品,才能在布局中取得胜利,成为最终的大赢家。那么好的
智能家居产品应该如何定义呢?毫无疑问,良好的用户体验是重中之重。
就智能家居而言,产品的用户体验主要是指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感受,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可审视的工艺设计和可操作的内在功能。除此之外,近年来已成为智能家居主流技术的无线通信技术同样举足轻重。
强化流畅度。智能家居的宗旨之一是提高家庭生活的便利性,而这一些宗旨的实现通常要靠设备操作的流畅度来衡量。那么无线技术对操作流畅度有哪些影响呢?总的来说,主要有三个方面:一是抗干扰性强,设备不容易“脱网掉线”,不容易受到墙体等障碍物阻断;二是自修复和自组网能力强,设备即便掉线也能够快速上线,不影响正常操作;三是传输速度快、传播范围广,距离系统和使用者较远的设备也能够快速响应用户命令,实现智能效果。
提升安全性。智能家居的安全性是由很多因素综合决定的,无线技术就是其中之一。2014年2月,位于Seattle的安保公司IOActive声明指出,belkin的WeMo设备存在软件漏洞可能让攻击者远程控制设备,安装恶意固件,监测目标设备的运行状况甚至进入目标设备的计算机网络。尽管WeMo的产品线看起来是安全的,但分析人士却透露出了belkin智能家居技术最大的秘密:智能家居安保协议很搞笑,WiFi通信技术并不太可靠,单纯依赖WiFi技术,智能家居系统不堪一击。
把控生态链长度。几乎每一种无线技术都要强调设备承载能力,承载能力强的技术强调承载能力强,承载能弱的技术强调承载能力将会变强。然而,理论上一个家庭会有上百个智能设备并不实际,一种无线技术根本不需要承载那么多设备。考虑到消费者通常不会“把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”,有时候需要厂商果断砍掉一些设备,严格把控生态链长度,因为太长的生态链不但会给无线技术带来压力,也会加剧智能家居“碎片化”,徒为用户增添管理难度,进而影响用户体验。
当然,伴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引入,无线技术对智能家居用户体验的影响有所下降,因为一套设备即便采用今天最好的ZigBee技术也未必有好的体验效果。由于设备不断增多,设备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呈几何级增长,除了无线技术基础之外,智能家居还需要改变传统的“设备端+移动终端”模式,加强巨量数据处理能力。换言之,提升用户体验还需要关注大数据和具备大数据处理能力的云计算